乡镇“三重一大”制度实施细则

规章制度

为了落实_关于“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的制度(以下简称三重一大制度),实现决策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结合我镇的工作实际,加强对“三重一大”事项的管理,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议事内容

1、研究决定贯彻执行_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上级党委(政府)的决定、决议、文件和指示精神,并结合我镇实际,研究提出落实执行的具体意见和措施。

2、讨论研究以党总支(行政)名义上报的文件,讨论研究以党总支(行政)名义作出的重要工作部署和安排;讨论研究党支部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及作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讨论研究以党总支(行政)名义召开的各种会议的有关事项。

3、讨论研究镇重大工作部署,经济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要点。

4、讨论研究镇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方面的重大事项,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及调整,站所配置及调整方面的重要问题。

5、讨论研究镇中层干部的任免建议;讨论研究对党员、干部、职工的奖励和处分的建议,讨论研究对党员、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和工作监督中的重要问题。

6、讨论研究镇较大经费的开支,讨论研究重大项目和活动以及涉及职工福利等有关方面重大事项。

7、讨论研究党风、政风、行风、纪律检查工作和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事项和重要工作。

讨论研究镇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方面的工作。

8、研究讨论其他需要镇院党总支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

仅展示602字,全文共1509

请登录后继续
相关文档
国资系统强化监管工作指引

加强国资穿透式监管,依据《xxxxxxxxxx关于xxxxxx经济安全审计监督网格化治理机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健全内控机制,防范财务舞弊风险,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夯实经济安全基础,xxxxxxx制定了《xxxxxxx国资系统强化监管工作指引》,具体如下。

中学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根据县委的要求,为更好地落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奖惩、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制度(以下简称“三重一大”制度)和“单位人事、财务、建设工程项目、大宗物品采购工作由主要负责人负总责,但主要负责人不直接分管,实行分管领导责任制”,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集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

持续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集团治理,进一步促进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规范xx集团(以下简称“集团”)重大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和效力,防范决策风险,保障企业科学发展,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企业规章制度和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区县“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713号)、《xx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省政府令第x号)、《xx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等相关法规规范,结合xxx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中心“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大额度资金安排使用(以下简称“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中心实际,制定本制度。

最近上新
乡镇党建办公室2025年工作计划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025年第一季度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

坚持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党管干部政策,不断强化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政治生态建设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切实解决市国资委党委在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整改工作方案。

党课讲稿:当好“四种”人,走好“书记”路

书记作为“班长”,在单位建设特别是在班子建设中,起着“主心骨”作用,负有“第一位”责任,对于提高班子建设和单位建设水平至关重要。我感到作为一名书记,应重点加强管党领班、培养人才、执行落实、自主创新等4个方面的能力素质,当好“四种”人,走好“书记”路。

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x区认真贯彻落实《x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不断深化政务公开,从改善群众对政务公开的“体验感”入手,聚焦常态化、全渠道、零距离体验,有效提升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