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平:高校美育是思政教育的载体

范文大全

2018年8月30日,__在给_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段重要论述,为高校做好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打开了视野。我们必须以此为指导,提高站位、厘清思路、创新方法,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美育事业。

美育重在立德。美育是教育方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它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滋润人的心灵。美育是塑造人、引领人、激励人的过程,是以美化人、净化心灵、培养健康人格的高尚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就是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应当将美育纳入立德树人的大思政体系中谋划设计,特别是要把美育的思政之魂立起来,防止把美育简单地归结为一些基础艺术教育,把美育狭隘地落在几节音乐、美术、影视鉴赏课程上,或者学点吹拉弹唱,懂点绘画、摄影等就满足了。我们必须树立以德育引领美育、以美育赋能德育的观念,让学生在欣赏美、体验美的过程中愈加富有内在美、心灵美。

美育乐在激发。美育可以“以美益智”。美育同知识化为主的智育相比,有其独特属性,不拘泥于严格逻辑,不追求标准答案,它给人以最大想象空间,天马行空地把自己的理解感悟用艺术手法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就是“以美益智”的过程,是身心快乐的过程,是美育“乐在激发”的作用,并具有不可替代性。“以美益智”可以极大地激发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开发人的形象思维和手眼脑协调并用能力。美育可以“以美悦心”。美育的多种表达中最直观的是艺术表达,人们在享受艺术之美的过程中,身心得到愉悦、心灵得到美化,激发人们用美的意境去改造生活、创造生活的强烈愿望,增强人们内在意愿和自信心,珍惜多姿多彩的人生。美育可以“以美启真”。中华民族讲究“真善美”相统一,通过美育教化,激发人们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顽强意志美的传承,对自力更生、昂首奋进新时代自信美的坚守,对祖国大好河山自然美的珍爱,对各行各业先进人物道德美的弘扬。

仅展示875字,全文共1589

请登录后继续
最近上新
年轻党员干部专题党课:要扭住“三个一”提升履职能力

青年又是多有迷惘一段岁月,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应在前途并不“明朗”的时期,“跟着走”,用信仰上的正方向、工作上的高标准、修身上的勤求索来正心正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保持精进,攻下每一座新形势下工作前行路上的“腊子口”、“娄山关”。

为民服务类排比金句(40例)

扛起“服务群众”的责任旗帜,用行动丈量初心;擦亮“为民解忧”的使命底色,用实干写好答卷;守牢“人民满意”的根本标准,用担当回应期盼。

区委党校党总支关于巡察整改情况报告

根据区委统一部署,2024年x月x日至x月x日,区委第一巡察组对区委党校党总支进行了巡察。x月x日,巡察组向区委党校党总支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经验交流材料:创建“城心护未·检爱成长”检察品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以“党建引领、五老助力、法治护航”为主线,在“城检诚信·公平公正”党建品牌下,创建“城心护未·检爱成长”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积极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推动关爱未成年人与检察职能深度融合,为未成年人系好人生第一粒法治扣子。

全市组织部长会议交流发言材料:夯实基层基础、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x县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x”为总载体,聚焦“减负、增收、提质、拓渠、优考”,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赋能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