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专题党课:教师的信仰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专题党课,我讲解的题目是:“教师的信仰”。
即将迎来中国_成立一百零三周年。一百多年来,中国_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在成就面前,我们不禁思考中国_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而这些思考都指向了一个根本性问题,就是信仰的力量。__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教书育人是一个需要耐心等待的过程,坚守是每一名教师的必修课,而教师的坚守正源自于内心的信仰,有了的信仰,教师便有了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就会有对“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事业认同,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志业荣耀,有“埋头攀登不问高”“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宁静与坦然。理想在岗位上,信仰在行动中,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
因此,我选择这个主题,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一下“教师的信仰”这个课题。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一是信仰的内涵,二是当前人民教师在坚定信仰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三是如何坚定信仰、勇担使命。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问题的学习。
一、什么是信仰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简单地讲,信仰就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根本遵循。这一遵循是稳定的,相对不变的。也可以说,因为有了信仰,我们的工作、生活就有了目标和方向。
仅展示683字,全文共352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