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超载车辆集中整治工作总结

述职述廉

自7月1日全县集中治理非法超限超载车辆战役打响以来,根据省治超工作精神和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由公安、路政、运管、城管等执法人员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坚持“政府主抓、部门联动、严管重罚”的治超格局,密织治超网,严把路面关,顽强奋战,抓住重点,猛拳出击,治超工作稳步推进,全县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得到有效遏制,道路交通运输秩序明显好转,现将7月集中整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上级通知精神,我们及时成立了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xx县开展超限超载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及《xx县治超工作应急预案》,并专门召集交通、公安、城管等相关部门召开治超专题工作会议,就治超工作方案、机构设置、各部门联合整治等工作进行协调。本次集中整治从7月1日起,为期一个月,县公路路政大队、道路运输管理局、城管执法局、巡特警大队、交警大队成立联合整治执法组,抽调60名执法人员联合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其中交通运输部门20人(路政10人、运管10人),公安部门20人,城管执法20人,分设诺干个小组根据整治情况合理调配,确保每个点、每个组执法人员充足。

(二)强化督查,杜绝执法空档。

集中治理期间,我们一方面努力克服治超工作各种困难,全力加强路面路查;另一方面科学调配治超人员,加强巡逻管控,构建严密的防控体系。7月14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霄雁带领县府办、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来到330国道、永武线、十白线三个重点路段,对我县双超整治工作进行调研,并充分肯定了当前治超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仅展示641字,全文共2638

请登录后继续
最近上新
区县2025年普法宣传工作方案

特制定2025年普法宣传工作方案。本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准务实的普法活动,增强全县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和青年群体开展反诈宣传,提高他们对金融诈骗的防范能力,同时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及普法工作,全面提升基层普法工作质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嵩明、法治嵩明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开展2024年度“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工作情况汇报

紧扣“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主题,扎实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以下简称“建设年行动”)。在市纪委监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以制度建设为统领,以能力建设为支撑,以作风建设为保障,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全县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性警示教育大会讲话

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全县发展的“关键少数”,肩负着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维护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守纪律底线,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为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下面,我就加强全县党员领导干部纪律建设,讲几点意见。

开展机关单位津贴补贴清查和规范落实情况自检自查工作报告

根据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关于开展机关单位津贴补贴和福利待遇政策向基层倾斜落实情况自检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迅速行动,针对规范后的公务员津补贴实施情况进行了细致、彻底地自查,现将自查自纠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县委办公室主任结合“以办公室作风之变带动全县效能之变”研讨发言

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穿到“三服务”工作全过程,既要从政治高度理解“为何抓作风”,通过学习教育坚定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决心;更要从实践维度回答“如何强作风”,在办文办会、督查调研、统筹协调中树牢“严真细实快”的标准,以办公室作风之变带动全县效能之变,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x凝聚更强执行力和战斗力。

热门阅读
全县党政主要负责人现场专题述法会议交流发言

就2024年度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作如下汇报。一年来,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将法治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村支部书记述职报告

过去一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引领下,x村紧紧锚定乡村振兴工作目标,以数字化为强劲引擎,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在x村大地上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效。

乡镇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本人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压力传导,对上年度述职评议考核中点评指出的x条问题、自己查摆的x条问题以及实地考核反馈的x条问题,逐项分析问题根源,逐条明确整改措施,精心制定整改方案,及时跟进督促,狠抓销号落实,至目前存在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村社2025年第一季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本季度共组织党员集中学习x次,通过邀请专家授课、观看教育片、开展专题研讨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大精神。例如,在学习党的x大精神专题研讨会上,党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体会、讲打算,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参与讨论的党员达x余人次。